围绕渔业做好学科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E世博esball登录地址官网

围绕渔业做好学科文章

  在毗邻西洞庭湖的湖南常德,有这样一群科研工作者,他们成天琢磨珍珠、鲫鱼和大闸蟹,获得了二十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数次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多次荣获省市乃至国家级的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为周边百姓带来了放心的水产,为地方经济创造了巨大价值,更为洞庭湖区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他们就是湖南文理学院的水产生物学学科团队。

  作为一所地方院校的教职人员,这个团队怎样将自身打造成国内水产界小有名气的学科团队?

  距西洞庭湖半个小时车程,坐落着湖南省首家水产研究重点实验室——“环洞庭湖水产健康养殖与加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属湖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从1975年原湖南农学院常德分院发展至今,该学院已建成生物科学、农学、动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本科专业,在读学生逾千人。

  湖南文理学院校长魏饴介绍,近年来,为解决淡水渔业面临的转型之困,发挥科技支撑力量,学校决定以已有的湖南省重点学科“动物学”为支撑,围绕“水产行业”,开展水产生物技术探讨研究和人才培养探索,力争建成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水产学科。

  “为什么选择水产学科?”湖南文理学院副校长姚春梅表示,环洞庭湖区域的水产占到了湖南省水产总量的60%,在湖南省经济中占了重要份额,其中常德市又占了较大比例。同时,多家大型渔业企业慢慢的变成了该学科长期以来的技术服务对象,因此,学校有责任为地区和行业发展提供科研支持。

  记者了解到,近五年来,由于生命科学学院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湖南文理学院水产学科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淡水珍珠快速养殖技术——稀土育珠技术获国家发明三等奖;洞庭青鲫选育,填补国内二倍体食用鲫鱼空白,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淡水珍珠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突破,获得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超大型无核珍珠养殖技术、蒙古鲌和翘嘴鲌全人工繁殖分别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大通湖大闸蟹原生态放养技术和洞庭黄鲶人工繁养技术探讨研究获市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此外,他们还承担了总经费达1066万元的各类科研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4项……

  良禽择木而栖。在明确、正确的学科方向指引下,配以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有力的制度保障,更多的学科人才相继汇聚于此。校党委书记李民说,学校放权于生命科学学院,从人才、资金、政策多方面扶持水产学科,坚持依托洞庭湖发展水产学科,集中全校力量建成在全国有影响的学术团队。

  自2001年杨品红研究员从湖南水产科学研究所引进到学校后,该校以应用为主导的水产学科得到快速发展。

  得益于杨品红的“领军人效应”和学校教授、博士“双百”工程的支持,生命科学学院成为学校博士学位比例最高的学术团队。据了解,目前该校从事水生生物及相关学科的科研人员已达21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博士学位10人、在读博士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人员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3人,45岁以下人员占50%以上,平均岁数仅39岁。这样高的人才密度,对一所地方院校来说,实属罕见。

  刘良国,现为湖南省新世纪121第三层次人选,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为“资源保育”方向的学科带头人。

  王文彬,现任省高校动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从事水生动物病原生物学及鱼病防控研究,为“健康养殖”方向带头人。

  学校还延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作言、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钟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胡炜等知名专家学者,长期指导学科建设、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和协同创新。

  这批职称学历高、协作精神好、富于创造力,且能吃苦耐劳的队员们,构成了水产学科攻坚克难的中坚力量。

  为打造渔业产业链,打响“洞庭生态鱼”品牌,湖南省提出了建立“环洞庭湖生态渔业经济圈”的构想。因此,立足环洞庭湖区,开展水产生物技术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就显得很重要。

  2012年12月第二届中国湖泊论坛,杨品红被特邀作了“内陆湖泊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和前景”的专题报告,他以多年来做实验的大通湖为例,从实践到理论阐述了“能效渔业”实施的关键、渔业对生态的贡献等有关问题。而他所倡导的绿色养殖理念,也被众多与会者认为是为我国渔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构想。

  杨品红认为,养殖要发展、环境要保护,应“用好水好种孕育好鱼”。在他看来,“能效渔业”更全面、更可行、更符合中国特色。

  据测算,采用“能效渔业”模式,仅在大通湖,预期每年可消耗二氧化碳1万吨,氮5000吨,磷800吨,水体水质可达到国家地面水2至3类标准。

  在常德市郊白鹤山,校企合作共建的“国家级湖南水产良种场”,年繁育鱼苗能力达20亿尾,辐射养殖面积超过100万亩,每亩可为渔民增收300元以上。据悉该团队为产业创造的效益已超过百亿元。

  姚春梅和记者说,由于水产学科注重实践、注重技术探讨研究,成了学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排头兵”,极大带动了其他学科面向地方开展科学技术创新服务的热情。(本报记者龙军曹建文)

  • 网站首页
  • 咨询电话
  • 返回顶部